数字人文研究 ›› 2022, Vol. 2 ›› Issue (1): 52-67.
西蒙妮·雷博拉(Simone Rebora,通讯作者),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瑞士巴塞尔大学数字人文实验室研究员,Email:simone.rebora@univr.it; 彼得·布特(Peter Boot),荷兰阿姆斯特丹惠更斯历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费德里科·皮亚佐拉(Federico Pianzola),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计算语言学系助理教授,韩国西江大学媒体、艺术和科学学院高级研究员;布里吉特·加斯(BrigitteGasser),瑞士巴塞尔大学数字人文实验室研究员;J.贝雷尼克·赫尔曼(J.Berenike Herrmann),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语言学和文学研究学院教授,瑞士巴塞尔大学数字人文实验室研究员;玛丽亚·克拉森伯格(Maria Kraxenberger),瑞士巴塞尔大学数字人文实验室博士后;莫尼克·M.库佩斯(MoniekM.Kuijpers),瑞士巴塞尔大学数字人文实验室研究员;盖哈特·劳尔(Gerhard Lauer),瑞士巴塞尔大学数字人文实验室负责人;皮罗斯卡·伦德瓦伊(PiroskaLendvai),瑞士巴塞尔大学数字人文实验室研究员;托马斯·C.梅塞利(Thomas C.Messerli,瑞士巴塞尔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研究员,数字人文实验室研究员;帕斯夸利纳·索伦蒂诺(Pasqualina Sorrentino),德国哥廷根大学德语文学系教授;王立锐(译者),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Email:liruiwang@ruc.edu.cn。
摘要: Web2.0在促进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数字社交阅读(DSR):在许多平台上,都有创建书评、对书箱文本进行“内联”评论、在线故事写作(通常是同人小说的形式)、非正式的图书讨论、图书视频博客等功能。文章认为、DSR为研究文学、阅读、阅读的影响及文学传播提供了独特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工具尤其重要,这使得DSR成为一个特别适合应用数字人文方法的领域。文章对DSR研究进行初步分类,简要参查了每一类别的相关文献,并将DSR研究作为一个考察更广泛的文学交流过程的透镜,从而区别于将本身即是一种有趣现象的DSR文化作为对象的研究区分开来,通过七个DSR研究的例子、文章探讨了所选择的数字人文研究路径及其与文学研究中的研究问题之间的联系。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