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6-28
    “数字人文与电子游戏”专题
    历史游戏研究:作为数字史学发展新方向
    卢雅怀
    2024, 4(2):  3-26. 
    摘要 ( 8 )   PDF (1347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历史游戏研究作为蓬勃发展的新领域,日益吸引历史学者包括数字史学学者的目光。文章探讨作为数字史学工作的历史游戏研究,梳理历史游戏研究领域的诞生与演进,总结该领域的已有共识与启示,并指出:当下的“数字史学”并非“计量史学”的直接延续,而以公众史学理想、媒介技术关怀为背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游戏研究与数字史学一脉相承。历史游戏研究探索电子游戏作为数字大众媒介,如何改变历史知识的生产、传播、接受方式与公众历史意识,构成了一窥数字时代历史学变革方向的窗口。将历史游戏研究纳入数字史学,有助于澄清数字史学的界定与范畴,也为拓展深化数字史学提供了抓手。
    技术与人文的交汇及冲突——从数字人文学与游戏研究比较视角切入的讨论
    傅善超, 韩宇华, 蒋涵, 李小宙, 刘凯然, 卢雅怀, 叶梓涛
    2024, 4(2):  27-41. 
    摘要 ( 10 )   PDF (1205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导言

    数字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人文学的影响乃至冲击毋庸置疑,尤其是近几年来,虚拟现实、元宇宙、大语言模型等技术概念接连冲撞着公众话题,撄扰着人文学本就充满内在张力的认知图绘。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主动应对两方面的挑战:尝试用新技术更新人文学本身的研究方法,以及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尺度的改变。并且,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缠绕在一起的,会互相启发、互相诘问,不断为彼此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

    总体来说,当下的数字人文学与关注更加具体的技术性对象的研究领域——技术哲学、媒介研究、网络文学研究、游戏研究等等,刚好就对应上述两个方面。而对于从事游戏研究的学者来说,这里有一个天然的对话契机。与《数字人文宣言2.0》遥相呼应,游戏研究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也诞生了类似的宣言性质的文本——刊载于《游戏研究》(Game Studies)期刊创刊号、由埃斯彭·奥赛特(Espen Aarseth)撰写的《游戏研究,第一年》。两个文本都尝试纵览彼时的形势、不无激情地描绘对未来的愿景,也都流露出一个新生领域迫切地想要自立的兴奋与焦虑,其中的洞见与幼稚之处于二十年之后的我们来说仍深有启发。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两个文本之所以提供了绝佳的对话契机,亦是因为它们共同的宣言性质。作为一个特别的文体,宣言不仅暗示了号召乃至挑衅的姿态,不仅代表着一个领域或者一个身份确立自觉意识的强烈诉求,还是一种作为行动的文本。在面临诸多挑战、可能性大于规范性的情势下,行动意味着在过载的可能性中重新思考并尝试做出决断,而不是安全妥帖地将新的事物和事件纳入已有的坐标系。不仅如此,行动更意味着打破通常意义上学术生产的自注意力机制,将人文学主动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重新审视其脉络与源流、洞见与不见。《数字人文宣言2.0》的作者在后续的专著《数字人文学》中回顾了人文学从文艺复兴运动中诞生的历史,并将对数字人文学的任务与方法的探讨建立在历史比较的基础上。这种相较于宣言文体的急迫姿态更加沉淀性的思考让这个文本本身获得了更多的纵深与层次感,同时也意味着其抛出的最重要的话题——对何为人文学的重新思考——是可以、也是值得持续进行的。

    另一方面,非常有趣的是,《游戏研究,第一年》的作者奥赛特在和同事一起创设游戏研究这个学科之前,曾任挪威卑尔根大学人文信息学系(Department of Humanistic Informatics)的系主任。按照奥赛特的讲述,卑尔根大学的人文信息学包含《数字人文宣言2.0》中所说的数字人文的第一波浪潮,也就是主要关于数字化和人文计量研究的那些方向,同时也参与到大学信息化的相关基础建设中。奥赛特的这一段经历恰恰是他之后投身游戏研究的最大诱因。他认为人文信息学在卑尔根大学的处境是尴尬的:正因为已有的交叉研究无法继承到其母学科中,卑尔根大学才创立了单独的人文信息学系;然而这个院系设置的合法性又常被质疑,因为这些交叉研究是分散的,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于所有已有学科的核心方向。很大程度上,对于奥赛特而言,游戏研究正是他认为可以作为人文信息学核心方向之一的支撑性学科。在《游戏研究,第一年》中,他也正是如此论证的:游戏研究的对象、方法、问题意识都是独特且重要的,因此也应当获得独立的建制。在这个意义上,《游戏研究,第一年》正是从另一条路径阐发的数字人文宣言,其中视野、立场、诉求的差异都和《数字人文宣言2.0》形成了绝佳的对话关系。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组织了此次讨论,从《数字人文宣言2.0》和《游戏研究,第一年》这两个文本开始,结合我们自己在研究中的思考和困惑,从数字人文学与游戏研究的关系、《数字人文宣言2.0》中的乌托邦愿景、数字人文学与游戏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以及关于学科建制与建设的思考这四个角度展开对话。希望我们尚不成熟的观点能抛砖引玉,为人文学中新兴交叉学科的共同体贡献更活跃的讨论氛围。

    攻玉以石
    中国外销画研究模型探索:以英国V&A博物馆馆藏为例
    高瑾, 张扬明, 王林敏清, 刘佳玮
    2024, 4(2):  42-63. 
    摘要 ( 12 )   PDF (17839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外销画是18世纪至19世纪中国画家特别创作的商品画,旨在出口到欧洲和北美市场并迎合西方消费者的审美品味。这些作品融合了中国和欧洲绘画技巧,详细描绘了清朝晚期的传统习俗、职业、制造业和贸易、船舶、植物和动物等主题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介绍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和英国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V&A)合作的中国外销画研究项目,并引入了针对中国外销艺术所建立的数字人文研究模型。首先,研究通过量化方法识别相似画作主题和不同画家身份;其次,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将2350幅外销画图像按主题分类;而后对其进行图像志标引和深入分析,以挖掘中国画家在18至19世纪创作外销画时的内容主题分布和演变。研究结果发现了V&A馆藏外销画在1840年前后的主题差异,为中国外销画和全球艺术史相关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还为今后的外销艺术研究贡献了新的数字人文研究模型。这些成果加深了对中国外销画主题的理解,同时也为探索和解析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历程发掘了新的研究途径。
    人文新知
    远望乡土: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时空分布
    祁天娇, 冉皓文, 李佳芸
    2024, 4(2):  64-89. 
    摘要 ( 13 )   PDF (38181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国最大的文化遗产集成空间,传统村落本身及其文化的时空分布是中国历史与当代文化空间分布的重要底图。当前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多为个案研究,尚未有关于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分布的总览性研究。文章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中国传统村落及其作为一种文化空间的分布全景、影响因素以及兴建历史的时空分布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大规模收集和整理传统村落的空间数据与文化遗产数据,构建了一个以空间特征为核心的大数据集,通过时间、经济和文化遗产等多维度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国家传统文化格局的紧密联系。研究结果显示,历史信息的延续性、经济因素以及地理因素是决定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因素与地理因素中的民族因素,相互交叉作用,对当代中国传统村落的分布格局产生了复杂影响,且塑造了中国传统村落鲜明的“群落”特征。此外,中国传统村落与国家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呈现上紧密关联,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大部分文化遗产的聚集分布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传统村落中大量文化遗产需要挖掘性保护,凸显了传统村落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基于地理信息开展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时空远景窥探,以期为中国传统村落的全貌性、完整性留存,以及中国传统村落中文化遗产的挖掘性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游目骋观
    人工智能中的“解释”:来自社会科学的洞见(下)
    蒂姆·米勒, 张菁
    2024, 4(2):  90-128. 
    摘要 ( 14 )   PDF (2268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研究人员和从业者寻求为其算法提供更多透明度,可解释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有一场新近的复苏。这项研究的大部分聚焦于向人类观察者明确地解释决策或行动。观察人类如何相互解释可以作为人工智能解释的一个有用起点,这应该没有争议。诚然,公正地说,大多数关于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工作仅利用研究人员对什么构成“好”解释的直觉。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存在大量关于人们如何定义、生成、选择、评估和呈现解释的有价值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人们在解释过程中运用了某些认知偏见和社会期望。文章认为,可解释人工智能领域可以建立在这些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并回顾了研究这些主题的哲学、认知心理学/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论文,由此获取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并讨论了如何将这些发现融入可解释人工智能的相关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