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
      
    数字人文的方法理解及其反思
    杨庆峰
    2021, 1(4):  3-10. 
    摘要 ( 296 )   PDF (6007KB) ( 1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人文领域出现的“实践先于理论”的态势使得“作为技术方法的数字人文”观点被广为接受,其本质是一种技术工具论的理解。尽管文学界提出“作为研究范式的数字人文”这一具有自我反思意识的观点,但尚显微弱,并且依然受技术工具论的束缚。因此,要将这种微弱的自我反思意识给予强化,从根本上还是要深入反思技术工具论的观念,指出被其遮蔽的诸多维度。数字人文的真正意义在于不仅使得人文研究的非文本的领域得以重新展现,并且有着将非人经验、数字对象等领域展开的可能性。

    德国语文学经典文献与数字人文基础工作思维的萌发
    程林
    2021, 1(4):  11-11. 
    摘要 ( 158 )   PDF (886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人文与传统语文学有诸多交集。19世纪中期的德国语文学在部分领域与数字人文基础工作的理念不谋而合,例如雅各布·格林(Jacob Grimm)“非精准科学”的精准化愿景和特奥多·蒙森(Theodor Mommsen)的学术大工程。格林在题为《谈非精准科学之价值》的演讲中指出,语言、历史和法律研究虽是“非精准科学”,但此类研究却能在迷茫和进步中不断地纯粹化和精准化。在德国学者劳尔(Gerhard Lauer)看来,格林兄弟的语言研究证明,精准科学与非精准科学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人文与精准并非悖论......

    谈非精准科学之价值
    雅各布·格林 陆玲怡/译 程林/注
    2021, 1(4):  12-14. 
    摘要 ( 174 )   PDF (2198KB) ( 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雅各布·格林将科学分为“精准科学”和“非精准科学”,前者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门类,后者则涵盖历史、语言、法律学等人文领域。“精准科学”因其为生产力带来的巨大价值受到重视,“非精准科学”虽无法要求精准计算,但能不断走向准确和纯粹,而且也有一种承载文化、使民族国家团结的重大力量。

    拉丁铭文全集计划和执行方案
    特奥多·蒙森 石双彬/译
    2021, 1(4):  15. 
    摘要 ( 265 )   PDF (11053KB) ( 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国学者蒙森是19世纪语文学“大科学”的主要组织策划者。他在计划书《拉丁铭文全集计划和执行方案》中指出,全集的成功与否既取决于能否将所有铭文以恰当的方式汇编成册供人使用,也取决于能否为以后的铭文编辑者和金石学学者的研究做好铺垫。他计划通过不同国家学者的跨学科合作,在批判的吸收前人经验和革新工作方法的基础上,用体系-地理分类法来对铭文进行编排,并着重强调地理法在科学索引方面的优势。
    从数字典藏到数字人文——英国档案思维的重塑
    杜宣莹
    2021, 1(4):  30. 
    摘要 ( 225 )   PDF (5811KB) ( 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原始档案的考据精神建构了英国实证史学的悠久传统,也塑造英国史家的“档案洁癖”,虽快速推动现代数字典藏,但对史料原始性与精确性的高标准,导致学界对数字人文方法、数据与成果的可信度始终抱持怀疑态度,成为英国实现从数字典藏迈入数字人文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近年来,英国专题性量化数据库与数字人文项目的双重增长,显示英国学界俨然产生档案定位与思维范式的转变。档案从近代早期的阶层特权品,成为现代社会共建共享的公共记忆。档案思维也不再局限于实体史料,而拓展至辗碎提取抽象的数据,重组认知网络,实现“档案的再现”。这新趋势促成记忆机构与文化记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更重塑学术研究思维。英国自近代早期至现代的档案思维从实体史料到符号数据的转向,呈现出数字人文在英国学界的发展沿革与挑战。
    从数字典藏走向数字人文——中国大陆数字史学发展浅思
    胡恒
    2021, 1(4):  38. 
    摘要 ( 261 )   PDF (4466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大陆数字典藏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史学文本的大规模数字化业已改变史学生态,但歧路也已出现,商业化与公益化的抉择、长远规划与公开共享、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问题的答案依然有待明确。从数字典藏走向数字人文已成为大势所趋,高校科研机构需要结合自身所具有的条件,选择适合的数字人文发展道路,努力以扎实的数据建设和研究成果回应数字人文面临的种种质疑。
    以空间连接时间:以陆地测量军事地形图为基础的地图(图像)共享与互操作
    车群, 林农尧, 陈诗沛
    2021, 1(4):  44-60. 
    摘要 ( 213 )   PDF (23249KB) ( 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认识论指向一种以地理(空间)为核心建立主题相关性的方式,以此为指导,CHMap在WMTS和IIIF两项技术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平台及操作界面。该两项技术框架的采用,一则能够使陆地军事测量地形图得到无障碍的跨平台利用,二则方便这批地图从地理(空间)的角度与其他地图、图像系统相联系,从而提供一个以用户(研究者)为核心、基于内容,涉及地图、图像、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展示、分享、交互、跨平台利用功能在内的一套系统化解决方案。
    中华传统家谱数据可视化研究
    任明, 李俊杰, 刘雪薇, 许光
    2021, 1(4):  61-76. 
    摘要 ( 273 )   PDF (23912KB) ( 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的家谱数字化为中华传统家谱资源的整理和整合提供了新途径,也对家谱可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西方家谱可视化形式和国内的元图可视化方式在展现中华传统家谱信息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从中华传统家谱的特点出发,在中西方现有数字家谱可视化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的家谱树状图和家谱力导向图两种可视化形式,对比讨论各自的优劣和适用情形,提出通过交互实现二者的相互补充。据此设计中华传统家谱可视化平台的原型,并基于浙江台州吴氏宗谱进行了可视化实例展示。
    可及、表达与共鸣——数字馆藏策展的挑战与方法
    侯雨濛
    2021, 1(4):  77-91. 
    摘要 ( 258 )   PDF (94701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文化遗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文化机构开始使用数据资料存储和呈现馆藏内容。博物馆学界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技术与策展方法,用于提升数字内容的可及性、可解释性,以及文化体验的交互性、娱乐性。通过聚焦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馆藏的策展挑战,综述、探讨国际上先进的工具和实践案例,可以启发一种“计算式”和“实验性”的博物馆学框架,以期实现更加活态的文化叙事,进而激发可共鸣的知识传承。
    智慧遗产:话语的界定
    大卫·巴契勒, 马克·奥雷尔·施纳贝尔, 迈克尔·达丁, 管永康/译
    2021, 1(4):  92-102. 
    摘要 ( 151 )   PDF (7369KB) ( 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论著中越来越多地提及智慧遗产。这些研究处在智慧城市和遗产学科的交叉点,主要集中于信息化、可解释性和治理应用程序。现有文献表明,随着研究人员将智慧技术应用到更复杂的文化环境,智慧遗产未来将扩展到更多的其他应用中。由于智慧遗产的核心是自动化和自主技术对遗产体验的主动管控,而不是将技术视为人工管理的被动数字工具,因此智慧遗产话语超越了数字遗产和虚拟遗产话语,标志着一种进步。本文首次全面回顾了学术文献中新兴的智慧遗产话语,然后提供了一个充分考虑迄今为止文献中相关论述的现时代定义。该回顾和定义横向借鉴了贡献学科的文献,以了解智慧遗产话语的发展脉络和现状。文章认为,智慧遗产是一独立的话语,它将智慧技术的自主、自动化能力及创新同对过去的情境化和主观化解读相结合。智慧遗产可能是技术与遗产学科之间研究的未来先锋。
    数字人文编程的历史教学实践
    张光伟
    2021, 1(4):  103-112. 
    摘要 ( 216 )   PDF (15420KB)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讨论数字人文领域中计算机编程重要性和人文学者掌握编程技术的必要性之基础上,以历史学编程课程为例介绍了有效进行数字人文编程教育实践的方法。课程对数字人文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和分类,分层次构建了课程代码库,实现了历史学编程“支架”和“管道”的搭建,大幅降低了人文学科学生学习编程解决问题的门槛,同时保证了学习效果。在编程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支架+管道”模式扩展到人文专业计算思维的培养,并通过数字人文课程实践进行验证,以探索一种能够真正提升人文学者应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可实践、可操作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