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人文蓬勃发展的当下,批判性的观察重要性不言而喻。访谈从数字人文教育、数字人文与学术、数字人文研究三个方面审视和反思数字人文的当下发展状况,着重讨论了数字人文的教育项目、课程体系、跨领域合作、学术评价、可持续性与透明性,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当前数字人文工作中出现了“程式化”的倾向,这样“程式化的数字人文”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思维固化,扼杀了创新的可能,甚至会造成数字人文领域发展的停滞。尊重文化差异、建设整合且可持续的数字基础设施、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当是数字人文未来发展的三个主要目标。
20世纪末以来,随着国外古地图数字化工作逐步兴起,国内对古地图数字化技术的引介和探讨也渐趋成熟。研究者和使用者对中文古地图在整理研究和存藏利用等方面的需求,不同程度地推动着古地图数字化的工作。目前海内外的相关成果颇丰,对其进行整理成为中文古地图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文献信息检索和网络信息收集等路径对这些成果加以梳理、比对后,发现海内外既有数字化成果虽各有特点,但是在支持人文研究方面均仍有较大不足。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优化分类和重视相关文字、文献的数字化应成为中文古地图数字化工作的改进方向。
中国历史文化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数字环境下,实现古籍的数字化整理与利用,能够为数字人文研究、历史学研究及其他人文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源,也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依托。古籍的数字化整理包括纸本资源的电子化,以及在电子化文本基础上的断句、标点、词语切分等基础性加工和深层知识提取。本文对现有古籍数字化整理的技术方法与平台进行梳理与评述,分析古籍数字化整理的挑战,探讨古籍数字化整理任务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