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历史语言学的数字成像:“古音小镜”网站——兼议数字人文项目生长路径
    盛一涵, 田雨娇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1): 86-99.  
    摘要1267)      PDF(pc) (19704KB)(331)    收藏
    “古音小镜”是由个人创建、运营的非营利性历史语言学知识共享网站,众多中国传统语言学爱好者为其提供资料并参与建设,这种模式延续至今。作为语言学数据库,“古音小镜”囊括了中国传统语言学各领域的重要材料,内容丰富广泛,呈现形式新颖多元,并且提供多种实用工具,有助于传统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作为基于广大爱好者的众包建设而逐步成熟约数字人文项目,“古音小镜”在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建构、功能服务、网站运营等诸多方面都独具特色,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并有可持续性。这样的项目组织方式和建设成果对语言学数据库乃至所有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都颇有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长安十二时辰》对唐长安城市空间的当代重构——一种文学制图的视角
    郭佳欣, 马昭仪, 肖天意, 何捷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2): 9-20.  
    摘要1064)      PDF(pc) (17612KB)(713)    收藏
    当代热门小说《长安十二时辰》以历史可能性的空间叙事方式虚构了小人物解救唐长安城的故事。为探讨作者在当代视角下对唐长安城的空间重构远读出发,遵循时空框架,以文学制图方法分析小说中人物与空间的关系,通过文本挖掘、网络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文本的叙事空间和时空叙事进行再现。结果展示了该小说在充满限制的唐长安坊里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所建构出的一个更具动性的叙事空间。而通过解析小说的空间叙事手法,发现在读者眼中自西至东的群体性动的背后是小说主人公从光德坊最终转移至权力中心的故事设定。这种地理批评审视了小说文本中历史与当代、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同时呈现了小说历史与可能之下权力与自由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迈向新文科的数字人文——第三届中国数字人文大会综述
    彭韵筑, 王润琦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1): 3-12.  
    摘要596)      PDF(pc) (8290KB)(189)    收藏

    新型人文科学,一直是当代学者的不懈追求。由南京大学与中国索引学会主办的时代经纬:迈向新文科的数字人文学术研讨会 202111 6-7日在线上召开。文章采用计量和分析的方法对会议的内容进行了梳理。论文发表分为主旨演讲、分组报告、青年学者论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报告四部分,大会同时面向全球征集数字人文优秀项目并进行评奖,充分展现出2021年中国数字人文学界的研究、建设成果与反思。此外,本次大会借助商业平台开创性地举办了“数字人文开放数据创新研究大赛”,积极探索了人文科学产学研一体化路径。从这次会议,可以看到在数字浪潮下数字人文学科所提供的机遇,可以促使人文、社科、理工科学者在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式上进行多方面、多重的合作与创新。遗憾的是,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会在国际交流方面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全景与远景:数字人文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2022 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综述
    杨泽坤, 李少建, 凯丽麦
    数字人文研究    2023, 3 (1): 3-17.  
    摘要568)      PDF(pc) (1824KB)(1045)    收藏
    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与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 2022 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CDH 2022)于 2022 年 11 月 26—27 日在线上召开。 会议以“全景与远景:数字人文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主题,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深入研讨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与数字人文不断拓展和实现突破的远景蓝图。 年会设置了八个专题论坛和两个青年论坛对入选论文进行展示,征集并评选出数字人文优秀论文和项目,并首次开设教育分论坛。 文章总结了本届年会的论文、项目、教育分论坛讨论情况,分析中国数字人文研究的现状和热点话题,并展望中国数字人文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精准人文”何以可能——盖哈特·劳尔教授访谈
    盖哈特·劳尔, 程林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2): 3-8.  
    摘要539)      PDF(pc) (1133KB)(155)    收藏
    计算机技术使人文学者在指尖之间获得了很多始料未及的新研究机遇。当今人文研究面临两种选择:继续定位为自然科学的对立面,或与自然科学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成为“精准人文”。虽然学习新技术工具等并非易事,但学界对数字人文的接受程度正在提高。数字人文将来可能会成为一种专业信息学,也可能内化成为人文研究自然而然的组成部分。因为数字人文的出现及发展,人文研究正处于一个具有启发性时代的开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新加坡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HGIS)的学术实践与启示
    赵逸才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2): 75-84.  
    摘要522)      PDF(pc) (4768KB)(219)    收藏
    新加坡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HGIS)是由新加坡政府支持、新加坡国立大学主持开发的大型综合地理信息平台。作为一种具有协作性、可扩展的WebGIS平台,SHGIS致力于收集和连接整个东南亚文化和宗教网络上的数据。平台整合了大量中英文档案与田野调查数据,基于地图的可视化表达,呈现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区域网络的地理要素分布与历史文明进程。目前平台对齐配准的古旧地图始于1822年,截至2020年共有52幅,可一览新加坡全岛近200年的开发与变迁过程。SHGIS以数字化地图为主线,田野照片、演示图表等多种形式互补,并提供若干资料链接,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与综合性。SHGIS的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对中国学界设计与开发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及未来历史地理信息化建设颇有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数字时代的叙事学研究———《数字叙事空间:一项跨学科的考察》述评
    宋杰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3): 101-111.  
    摘要430)      PDF(pc) (1078KB)(229)    收藏
    空间问题一直以来都广受叙事学界的关注。 在如今这个数字媒介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叙事空间自然成为叙事学研究者的聚焦点。 《数字叙事空间:一项跨学科的考察》一书就对不同数字媒介中的叙事空间问题进行了细致探讨,体现出数字时代叙事学研究鲜明的跨学科、跨媒介与跨文类特色,不仅深化了叙事学与文学的空间研究,还对文学研究整体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总之,该书在理论命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拓宽了叙事空间研究的维度,令人耳目一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论数字启蒙的生成逻辑——文化技术理论视角下的数字人文
    刘永强, 吴宏宇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3): 3-10.  
    摘要419)      PDF(pc) (1165KB)(137)    收藏
    作为反思数字文化的重要学术资源,德国媒介理论近十余年来经由北美学界译介而获得日益广泛的国际关注。“文化技术”,无疑为其中最有趣、最多产的范式之一,它为理解数字文化、审视数字人文提供了全新的考察视角,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学术想象空间。聚焦基特勒、克莱默尔和克拉耶夫斯基等德语学界文化技术研究者的理论思辨和研究成果,概述这一理论视角下对于数字文化以及数字人文展开的探索,可发挥这一理论的应用潜能,为数字人文学科的相关讨论丰富理论资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从哲学——人文板块的角度论数字人文
    成中英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2): 3-6.  
    摘要355)      PDF(pc) (1177KB)(101)    收藏
    实现数字人文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数字人文的实现可以赋予史料文本客观化、数字化的表达,概念的数字化处理首先应完成对语言层面最基本单位的数字化,当我们把文本、语言单位梳理清晰后,人文数字化才有意义,我们才能实现诠释现象、探索真理的目标。人类的知性非常复杂,人类自诞生始就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随着成长,人由一种非自觉存在转变为自觉的存在,人文学科正是要实现生命个体的完满,进而推动生命群体的不断发展提升。数字化人文可以通过对古文本的利用,校验中国早期哲学概念的地位与重要性, 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历史辉煌成就, 数字人文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可以化主观为客观,化直觉为理性,能够建立一个存在的文化的架构,让丰富璀璨的中国文化能够更好地被推广到世界各地。数字人文势必在促进人类和平建设、共同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古籍数字化关键技术评述
    苏棋, 胡韧奋, 诸雨辰, 严承希, 王军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3): 83-88.  
    摘要354)      PDF(pc) (808KB)(259)    收藏

    中国历史文化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数字环境下,实现古籍的数字化整理与利用,能够为数字人文研究、历史学研究及其他人文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源,也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依托。古籍的数字化整理包括纸本资源的电子化,以及在电子化文本基础上的断句、标点、词语切分等基础性加工和深层知识提取。本文对现有古籍数字化整理的技术方法与平台进行梳理与评述,分析古籍数字化整理的挑战,探讨古籍数字化整理任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海内外中文古地图数字化成果述评
    田清, 李新贵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3): 63-82.  
    摘要350)      PDF(pc) (5453KB)(257)    收藏

    20世纪末以来,随着国外古地图数字化工作逐步兴起,国内对古地图数字化技术的引介和探讨也渐趋成熟。研究者和使用者对中文古地图在整理研究和存藏利用等方面的需求,不同程度地推动着古地图数字化的工作。目前海内外的相关成果颇丰,对其进行整理成为中文古地图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文献信息检索和网络信息收集等路径对这些成果加以梳理、比对后,发现海内外既有数字化成果虽各有特点,但是在支持人文研究方面均仍有较大不足。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优化分类和重视相关文字、文献的数字化应成为中文古地图数字化工作的改进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智慧博物馆发展中的数字人文建设———以上海博物馆的实践为例
    刘健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3): 39-49.  
    摘要345)      PDF(pc) (8398KB)(501)    收藏
    智慧博物馆概念的出现已经有近 10 年了,在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中,采集了大量数据,对数据的运用却显得不那么尽如人意,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说是智慧博物馆建设所面临的一个瓶颈。 如何突破这一滞碍,并从数据的采集管理挖掘上入手,形成博物馆知识生产和组织服务的新模式,使智慧管理智慧保护智慧服务等智慧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得以稳固运行,在这方面,人文学界新兴的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工具,可供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者用计算机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
    日比嘉高, 江晖/译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3): 89-92.  
    摘要341)      PDF(pc) (525KB)(111)    收藏
    近年,日本的近现代文学研究者开始在研究中尝试使用计算的方法,目前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研究:文体论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分析及与文学相关的各类报道的内容分析。第一类研究在文学研究中并非主流;第二类研究在文学研究者看来与传统的“精读”相比过于薄弱;第三类研究目前实践案例尚少,但与日本文学界从20世纪末开始的关于文学发展趋势的量化研究以及近年出现的“远读”等新理论和数字化研究方法能够产生较多接点,因此具有更高的可能性。要推动相关研究,可用于检索和数据分析、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准、编辑规范统一的文本数据也是必不可少的。数字人文学是文学研究乃至人文学研究的发展出路之一,今后定会出现能够将人为精读和计算机远读巧妙结合并融入文学研究问题意识的有趣研究,但前提是文学研究者有必要从问题意识开始做彻底的改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数字人文的程式化倾向、文化差异与批判性创造——约翰娜·德鲁克教授访谈
    约翰娜·德鲁克, 孙嘉睿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3): 11-17.  
    摘要319)      PDF(pc) (955KB)(117)    收藏

    在数字人文蓬勃发展的当下,批判性的观察重要性不言而喻。访谈从数字人文教育、数字人文与学术、数字人文研究三个方面审视和反思数字人文的当下发展状况,着重讨论了数字人文的教育项目、课程体系、跨领域合作、学术评价、可持续性与透明性,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当前数字人文工作中出现了“程式化”的倾向,这样“程式化的数字人文”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思维固化,扼杀了创新的可能,甚至会造成数字人文领域发展的停滞。尊重文化差异、建设整合且可持续的数字基础设施、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当是数字人文未来发展的三个主要目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目标检测在数字人文图像中的应用尝试
    陈涛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3): 39-50.  
    摘要312)      PDF(pc) (44499KB)(107)    收藏
    图像已成为数字人文研究新的热点,而图像标注是图像知识传递和价值揭示的主要途径。目标检测作为一种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的技术,可快速批量实现图像中目标对象的定位与分类。基于目标检测相关原理,本次尝试是将视觉目标标注工具VoTT和多维度图像智慧系统MISS结合,形成完整的图像应用生态流程。同时提出了图像多层标注模型框架——包含图像层、对象层(内容和标签)、语义层三层四个维度,其中标注区域的选定和对象层的标签使用了VoTT自动标注的结果。最后通过案例对所提框架和技术进行了论证,以期为数字人文图像研究提供更多的应用视角。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2012—2019年度国际“数字人文奖”获奖项目概览与解析
    龙家庆, 崔浩男, 张晨文, 王兴广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2): 85-98.  
    摘要309)      PDF(pc) (4765KB)(169)    收藏
    数字人文项目是集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和管理策略于一体的系统性任务,其合作性与生产性深刻影响着数字人文的发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数字人文奖”2012—2019年度的435项获奖项目进行梳理,选取其中242项典型项目展开著录整理,从所属地域分布、学科类别、技术使用和呈现方式四个维度进行形式特征分析,从项目目的、主题分布、成果形态和利用方式四个维度展开内容特征分析。依据全生命周期规律,总结获奖项目运作的共性及趋向:项目定位于小角度、专题性,深耕细作;项目开展借助公众力量并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参与;项目产出侧重形成多样化成果并广泛推广;项目持续则注重成败经验总结和长期调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数智时代古籍数字化再造的逻辑与进路
    雷珏莹, 侯西龙, 王晓光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2): 46-56.  
    摘要303)      PDF(pc) (1746KB)(216)    收藏
    随着古籍保护计划和古籍数字化出版工作的持续开展,我国已经积累了海量的古籍数字资源。数智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应用新技术和新理念来实现古籍蕴涵的优秀文化基因的提炼、展示与活化利用,逐渐成为新时代古籍数字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核心任务。文章在古籍数字化基础上提出了“古籍数字化再造”的概念,辨析古籍数字化与古籍数字化再造工作的区别,提炼古籍数字化再 造的理论基础,从载体记录层、内容组织层和表现应用层构建了古籍数字化再造的堆栈模型,并从理论、技术、用户、机制、模式五个维度提出古籍数字化再造的实现进路,为古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活化 利用提供参考。古籍数字化再造是未来古籍活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新时代古籍工作提供新的指导理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京剧脸谱图像的增强标注与交互呈现
    杨冠灿, 王宪雨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3): 51-62.  
    摘要301)      PDF(pc) (11799KB)(90)    收藏
    数字资源的呈现形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数字资源构建的效果。为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京剧脸谱,基于京剧脸谱图像数字资源特点进行研究,分别从微观与宏观的元素视角出发,使用人工标注、专家判别和机器学习等手段对京剧脸谱图像的图案、纹饰、色彩、谱式、性格等元素进行提取,根据不同元素所对应的数字资源选择不同的呈现形式,实现了京剧脸谱图像数字资源的多样化呈现,并利用“北京记忆-京剧脸谱”网站进行数字资源呈现设计的实践尝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主题建模辅助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探究——以《论语》《孟子》《荀子》的计算分析为例
    高元昊, 王小红, 科林·艾伦, 杨钊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2): 36-50.  
    摘要300)      PDF(pc) (1666KB)(17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数字人文文化分析领域及大语言模型应用前景解析———马修·威尔肯斯博士访谈
    马修·威尔肯斯 杨晓燕
    数字人文研究    2023, 3 (2): 3-14.  
    摘要292)      PDF(pc) (11481KB)(140)    收藏
    使用数字人文方法的文化分析,是将数学、统计学和社会科学的定量方法应用于大规模、复杂的社会和文化数据集分析的一类研究。 文章是对该领域的活跃学者———康奈尔大学信息科学系副教授马修·威尔肯斯博士的采访,探讨内容包括领域现状、研究经验、未来展望、教育思想等。马修·威尔肯斯博士认为,数字人文文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可迁移性,但要避免普遍化和泛化的冲动,该领域仍然面临技术和观念两方面的挑战,尤其是观念上的,比如,文化进化等文学历史问题无法依靠细读解决、某些量化研究的内核仍然是人文主义等观点仍然难获接受。 观念变革的艰难将使人文学科内部的数字人文研究出现停滞,目前已有迹象,而增长将出现在信息科学等技术学科中。 与此同时,当前发展迅速的大语言模型和 AI 生成内容(AIGC)在文化分析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人文学者与大语言模型的开发者合作将是一个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数字人文与数字社交阅读
    西蒙妮·雷博拉, 彼得·布特, 费德里科·皮亚佐拉, 布里吉特·加斯, J.贝雷尼克·赫尔曼, 玛丽亚·克拉森伯格, 莫尼克·M.库佩斯, 盖哈特·劳尔, 皮罗斯卡·伦德瓦伊, 托马斯·C.梅塞利, 帕斯夸利纳·索伦蒂诺, 王立锐/译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1): 52-67.  
    摘要284)      PDF(pc) (15623KB)(91)    收藏
    Web2.0在促进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数字社交阅读(DSR):在许多平台上,都有创建书评、对书箱文本进行“内联”评论、在线故事写作(通常是同人小说的形式)、非正式的图书讨论、图书视频博客等功能。文章认为、DSR为研究文学、阅读、阅读的影响及文学传播提供了独特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工具尤其重要,这使得DSR成为一个特别适合应用数字人文方法的领域。文章对DSR研究进行初步分类,简要参查了每一类别的相关文献,并将DSR研究作为一个考察更广泛的文学交流过程的透镜,从而区别于将本身即是一种有趣现象的DSR文化作为对象的研究区分开来,通过七个DSR研究的例子、文章探讨了所选择的数字人文研究路径及其与文学研究中的研究问题之间的联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高校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或实验室的建设与实践——基于全球百家案例的分析与启示
    祁天娇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2): 99-112.  
    摘要280)      PDF(pc) (1525KB)(115)    收藏
    数字人文学术研究与专业建设热度的不断攀升,引发高校建设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或实验室热潮的到来,这对于新文科时代人文社科学术的科研发展、数字人文新兴学科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学界缺少对高校建设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或实验室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无法为尚在观望的众多高校提供建设思路和方案参考。为此,本文以CenterNet为数据源,采用“滚雪球”文献追踪方法和专家访谈法等,选择100个高校数字人文机构作为案例,通过对其门户网站源文档的内容分析,对高校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或实验室的自我定义、时空分布、研究领域和层级建设等进行规律性探索,并对其建设过程中的价值观念、学科分配、团队合作与常规活动等进行微观剖析,最终在中观层面形成对高校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或实验室的建设与合作主体、建设缘由与过程、建设目标与实现等的经验总结,主张未来更多高校在开展相关实践时,应具有清醒的自我定位、正确的价值观念、清晰的建设目标和科学的建设路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潜于数字档案与数据科学之下的日本数字人文——一种国别视角的观察
    江晖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1): 100-112.  
    摘要274)      PDF(pc) (15592KB)(255)    收藏
    不同于在欧美和中国学界掀起的热潮,日本的数字人文研究以一神自下而上的衍进模式积淀潜行,呈现出以实践为主导的内部指向型发展特征。基于对七名来自不同人文社会学科的日本学者的访谈,从数字档案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数字人文在日本的接受现状,以及数据科学推动下的数字人文未来发展三个方面梳理了日本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及其内包的问题,其中不乏引人深思的议论。并在比较的视角下,就各国数字人文发展中的普遍问题提出了三点反思:以“数字人文”的框架衡量既有研究成果的适切性,结合政策导向与学术自觉支撑数字人文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数字思维培育、贯彻对于区域数字人文国际性与本土性双向推进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基于TGIS的专项历史地名库设计与搭建——以“数字历史黄河”地名库为例

    潘威, 白江涛, 夏翠娟, 刘其恩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1): 13-24.  
    摘要262)      PDF(pc) (13174KB)(101)    收藏
    大数据技术引入历史地名数据库中,可为历史地名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一种基于时空框架和时态地理信息系统(TGIS)的思路与方法,为历史地名信息的更新和维护提供大数据支撑,探索出一种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历史地名信息维护手段和传播方式。在此思想指导下构建的“数字历史黄河”地名库,搭建了适用于黄河史研究的历史地名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时空分析工具和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历史地名更新机制,为政区和聚落地名之外的水利地名等其他类型历史地名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量化的复兴:对“旧新史学”的反思
    斯蒂文·拉格斯, 吴剑泽/译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3): 18-38.  
    摘要258)      PDF(pc) (85209KB)(80)    收藏
    在美国,量化历史分析掀起过三次不同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作为繁荣于20世纪初的“新史学”的一部分出现的,并随着“共识史学”在1940、1950年代的兴起而消失。第二次浪潮蓬勃于1960—1980年代,正是新经济史、新政治史、新社会史占据主流期间,并在20世纪末的“文化转向”中走向衰落。第三次浪潮——此处称之为“量化的复兴”——出现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当下仍在发展之中。本文将对各次浪潮的特征进行描述,并讨论历史上量化方法兴衰的史学背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音乐相似性的可视化:500位古典音乐作曲家的聚类和映射
    帕特里克·乔治, 阮玉, 张佳明/译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1): 68-85.  
    摘要257)      PDF(pc) (20794KB)(282)    收藏

    文章将聚类技术和多维缩放分析应用于500x500作曲家的相似性/距离矩阵。目的是将相似度矩阵可视化或转变成古典(欧洲艺术)音乐作曲家的树状图和映射图。先分别构建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树状图和映射图,以及一张展示了七个世纪欧洲艺术音乐的映射图。最后使用线性和非线性典型相关分析来确定聚类技术和多维缩放方法所产生的维度的基础变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数字人文中的语言敏感性和多样性
    保罗·约瑟夫·斯彭斯, 雷纳塔·布兰多, 谢佳/译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3): 3-20.  
    摘要251)      PDF(pc) (1205KB)(301)    收藏

    近年来数字人文(DH)领域的多样性愈发受到关注但针对地理语言多样性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以往的研究通常聚焦于DH领域的地理分布或将语言视为有待解决的技术性或语言学问题文章采取另外一个角度即人们需要透过以数字为媒介的语言和文化的多重框架”,来审视DH的多样性。这并不只是一个关于认知正义和群体间相互尊重的问题,DH领域需要更加积极地应对数字多语主义、跨文化交流和地理多样性的全球动态所带来的挑战。文章以数字研究中的语言漠视为镜探讨了这些问题并响应伊莎贝尔·加里纳·拉塞尔关于DH中地理语言多样性状况应有更完善数据的呼吁阐述了多种以战略性、计划性和研究为主导方式处理这种多样性的可能框架最后,探讨了更深广的多语言关注在艾伦·刘所说的DH多样性的技术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指出如能更充分地介入当代与语言相关的文化挑战,DH领域将受益匪浅也将做出许多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iSchool中的数字人文
    约翰·A.沃尔什, 彼得·J.科布, 韦恩·德·弗雷默里, 等, 陈怡/译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3): 93-112.  
    摘要224)      PDF(pc) (6363KB)(110)    收藏
    作为交叉领域而广为人知的数字人文,正形式多样地呈现于iSchool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在专门负责探索数字人文课程体系的iSchools组织委员会工作的基础上,当前的发现来自于一系列探讨iSchool(经常与其他部门和学科合作)的数字人文教学、教育和研究之各方面的相关探讨。首先基于对iSchool项目的调研和一项对数字人文课程的在线调查,考察了iSchool中丰富多样的数字人文教育模式;通过分析各课程大纲与描述,详细探究了数字人文课程设置及体系。随后简要介绍了与iSchool合作进行数字人文研究项目或提供数字人文教育的学科部门。接着,通过分析相关职位的招聘广告探讨了数字人文职业。最后,围绕开展一项新的数字人文项目,就运营和行政层面上的挑战与机遇提供了一些观察。作为结果,最终呈现的是一份关于iSchool中数字人文发展现状的概览,可为设计与发展新的数字人文项目、学位和相关举措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建构中国自主数字人文知识体系的使命与路径
    刘炜, 刘越男, 王晓光, 王涛, 徐永明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4): 3-13.  
    摘要218)      PDF(pc) (2643KB)(395)    收藏

    2022 年 4 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作为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交叉融合的新领域,数字人文是近 20 年全球人文领域最大动向,在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数字人文的萌芽、发展直至形成相当热度,无疑是全球浪潮的反映和组成部分,也因此更深刻地面临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问题。 为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也为了初步厘清这一视野之下中国数字人文需要面对的重要理论问题,本刊特邀刘炜、刘越男、王晓光、王涛、徐永明五位专家进行了笔谈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机器学习方法对不明归属二程文献的判断
    毕梦曦, 张力元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2): 21-35.  
    摘要201)      PDF(pc) (2261KB)(99)    收藏
    以数字人文的新视角审视二程语录归属这一传统问题,运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将二程语录归属判断的问题转化为有监督的文本分类问题,构造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加sigmoid激活函数的深度学习模型。以二程材料当中已知归属的文字作为模型的训练语料,对不明归属的二程语录之归属进行预测,准确率最高可达88%,证明了深度学习在小规模古汉语文本研究上的潜力。实验利用该训练后的模型,尝试对二程语录中不明归属的语录进行判断,发表了部分判断结果:《程氏遗书》中有30%、《程氏外书》中有20%是程颢语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一些长久以来归属不明的著作文字比如《粹言》《经说》的作者进行了初步判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数字人文与新兴数字管护框架: 概念、内容与实践
    阿琼·萨巴瓦尔, 龙家庆 /译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2): 57-69.  
    摘要201)      PDF(pc) (1181KB)(137)    收藏
    数字人文呈现了一个新兴的数字管护框架。该研究重点在于分析数字人文(及其历史) 与数字管护和档案之间不断演化的关系,同时描述了数字环境中的协作模式。文章在提出概念性框架后,讨论了数字内容的稀缺性和丰富性、档案范式、协作模式,并对选定的数字人文项目进行综述; 认为尽管在 “档案 ”(archives)一词的语义上,研究者和管护者之间存在意见分歧,但应该考虑彼此的观点以继续合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新文科与数字人文教育之新
    冯惠玲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4): 14-21.  
    摘要194)      PDF(pc) (1067KB)(166)    收藏
    数字人文教育有很多新特质,文章概要归纳为教育格局之新、目标之新、结构之新和角色之新,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在上述新意之中。数字人文教育在当前学科版图上尚无确切定位,多学科交叉与切入使其学科归属呈多样化格局;数字人文教育不追求传授确定知识,而是以引导学生拥抱开放的知识与加强思维训练为目标;数字人文大跨度、多线索、深融合式的知识交叉,引发课程结构、教师队伍结构、师生知识结构等多层面结构更新;数字人文教育须从单向灌输转向学生参与式学习,将更多教学资源交给学生,实行开源教育,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角色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基于多源数据的清末民初城镇空间分布及现代经济活力评价——以黄河流域为例
    李爽, 孙涛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1): 39-51.  
    摘要190)      PDF(pc) (13550KB)(252)    收藏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大量历史城镇。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开展历史城镇的经济活力评价,对于认知区域人居环境、整体评判当下历史城镇保护与利用现状有借鉴意义。在利用清末民初地形图及现代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对黄河流域历史城镇(清末民初时点)进行精确定位的基础上,开展面积、与河流距离、海拔、坡度等多元量化分析,并采用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同时通过“珞珈一号”夜间灯光影像构建亮度指数,探讨现代夜间灯光指数的影响因素,对历史城镇进行经济活力识别和分级。该方法可用以探讨黄河流域历史城镇的保护、利用情况,分析区域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与空间差异。此项研究同时也从数据层、方法层为历史城市地理等相关研究给出了新的思考与尝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照片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作为联觉试听数字人文方法的数字图像可听化
    迈克尔·J.克莱默 朱子彤/译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4): 63-73.  
    摘要182)      PDF(pc) (7258KB)(115)    收藏
    计算机具有将像素、形状和其他视觉材料特征转化为声音的能力。 通过视觉与听觉之间的数据关联行为,一个以视觉为来源的声波组合得以生成,这是一种新的人工制品(artifact)。 它精确地与原作数据相关联,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感知原作的形式、内容和背景。虽然它看起来似乎是将视觉对象扭转为一个听觉对象,但矛盾的是,它使观察者能够以更精确的方式重新观察视觉证据。通过跨越影像与音频、视觉与听觉之间的典型界线,一种具生产性的、联觉(synesthetic)的批判成为可能。通过对数据进行数字转置,听取和观察视觉作品,可以更好地进行近读,实现更具说服力的解释及更深入的理解背景。基于作者早期关于图像故障、可听化处理的学术工作,文章对美国著名歌手琼·贝兹1960年代初在加州伯克利希腊露天剧场演出的一张照片进行了研究。这张照片出自作者对伯克利民谣音乐节和美国西海岸民谣音乐复兴历史的研究项目。在此,数字图像可听化处理的使用尤为有趣。尽管不能魔术般地还原出照片里的音乐,但是我们可以更切近地关注照片中的“声音幽灵”。数字图像的可听化技术虽然无法还原音乐本身,但是在观察照片中贝兹如何创作音乐时,它确实有助于放大性别、权力、具化、场面、表演、等级制度和表现等问题。通过耳朵和眼睛来对图像进行多重意义的扫描,可以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感知,从而支持更具启发性的分析。 由数据、信号、图像、声音、历史和人类感知构成的“赛博格舞蹈”在数字图像可听化中出现了,这激发了对视觉材料的新审视。照此,视听数字人文的联觉模式为激活学术想象力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第八届德语地区数字人文年会(DHd2022) 回顾
    段庭辉, 杜可立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2): 70-84.  
    摘要178)      PDF(pc) (17872KB)(59)    收藏
    德语地区数字人文年会是德语地区数字人文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 围绕该会议形成的学术团体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文章对2022 年举行的第八届德语地区数字人文年会进行了回顾, 两位作者除了对年会的形式及内容的特点进行总结之外, 还结合以往的参会经历, 对德语地区数字人文年会的发展史做了系统梳理;关于大会的具体内容, 则从各个板块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报告进行了简要介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文本标记与数位阅读──从“疾病感觉地图”“叶德辉藏书阁”与“游方”谈起
    罗珮瑄, 陈雅琳, 滴水空明数位人文空间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3): 21-38.  
    摘要176)      PDF(pc) (73185KB)(56)    收藏
    文章主旨是分享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刘苑如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自 2009 年开始,逐步涉入数位人文学研究的历程与思考。 14 年间,团队历经“戴祚《西征记》之辑佚、考证与 GIS地图研究”“疾病感觉地图: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的疾病书写与 GIS 资料库”“叶德辉印刻书流通与人物往来的数位研究”“游方:历代僧传僧人出行叙述之自动标记与事件撷取技术暨时空资讯加值运用”“病苦与死惧:历代僧传疾病叙述的数位人文研究”“魏晋南北朝周边意象之数位人文研究”等多个重点研究项目,累积了各种数位工具的使用经验,同时也开发至少四个学术网站,公开分享研究成果。 文章也反省并总结了以文本标记和数位阅读作为研究方法,如何运用于数位人文研究当中,以及必须注意的操作原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中国历史计时本体构建——以回归历史语境的日内计时为基点

    唐振贵 向姝恒 罗锦坤 胡 蓉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1 (2): 51-62.  
    摘要176)      PDF(pc) (1919KB)(145)    收藏
    运用语义网技术构建古籍知识库是当前古籍数字化研究的热点。时间本体是古籍知识表示与推理的关键应用,充分考虑国家、文化的区别与历史语境,开发出更细粒度的日内计时本体,实现日内计时表达与转换的语义化描述,能促进计算机更加全而地“理解”中国历史计时。分析中国古代时制及特征以及中国历史时间本体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历史计时本体并展示其应用,可进一步细化与完善我国古籍知识库的时间本体,提升中国数字人文领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历史时期信息传播网络的重建——以近代黄河流域若干省份的邮政网络为例
    侯的, 杨洵奕, 王哲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1): 25-38.  
    摘要170)      PDF(pc) (20835KB)(78)    收藏
    近代时期,工业化要素渐次进入中国,并借助近代邮政网络重塑了近代中国政府和民间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为了获得近代时期尽可能高精度的信息可达性网络,文章基于GIS技术,数字化了黄河流域若干省份1936年邮政舆图,重建了在当时最为重要的民用信息网络。基于此成功案例,可以认为,进行历史时期(如近代)全国性的信息传播网络的重建已在技术流程上成熟了。文章将依据此案例,详细阐述信息网络重建的技术流程,以及在底图选择、矢量化手段选择和多数据来源融合等方面的若干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可持续性与复杂性:数字人文中的知识与权力
    约翰娜· 德鲁克 朱子彤/译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2): 7-15.  
    摘要169)      PDF(pc) (1142KB)(134)    收藏
    “可持续性”这个概念与我们的学术工作息息相关, 特别是那些依赖于数字技术的实践更是如此。 数字化学术的代价常以人类劳动力和权利的滥用、生态和环境的破坏、碳足迹、过时的资源浪费, 以及其他影响生产周期每个阶段的问题等方式被提出。 但是, 可持续性也需要被理解为嵌入复杂系统中的知识论概念, 而不仅仅是一系列需要通过运用流程的工具性来解决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支撑可持续性的机械性方法, 主张可持续性概念的复杂性需要人文方法和伦理原则参与到教学方法及研究和机构场所未来实践的决策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理解口述历史中的记忆——神经网络新方法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应用
    托拜厄斯·布兰克 马克·海格斯 迈克尔·布莱恩特 张斯桐/译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 (2): 16-34.  
    摘要167)      PDF(pc) (49446KB)(137)    收藏
    文章解决了人文学科中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挑战,该挑战阻碍了有监督方法的进展。它介绍了一种从较少的数据集中创建测试集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基于 “远程监督”,并将允许通过包含有监督学习的新方法来改进数字人文研究中的计算建模。首先使用循环神经网络,生成了一个训练语料库,并能够训练一个高度准确的模型,该模型在质和量上改进了基线模型。其次,为了 证明这一新方法,采用了一个基于现有人文馆藏的现实研究问题作为对象,即使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情感分析来解读大屠杀记忆,并提出一种结合有监督和无监督情感分析的方法来分析美国大屠杀纪念馆的口述历史档案。最后,采用了三种先进的计算机语义方法,帮助解读神经网络的结果,并理解比如证词中围绕家庭记忆的复杂情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